自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便将兴复汉室作为己任,在厉兵秣马5年之后,诸葛亮于公元228年便进行了第一次北伐,一直到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一共进行了5次长达6年的北伐战争。为期6年的5次北伐战争,诸葛亮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失败的大多原因都是劳师远征,久而不克,军粮补给由于运输困难经常跟不上,军心涣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从蜀汉各地征调粮草运往汉中,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消耗人力、物力的军事行动,加上北伐运输线跨越整个秦岭,粮草注定是巨大的问题。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又受先帝刘备托孤之重,时刻将兴复汉室的北伐大业铭记心中,一首《出师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蜀人之心。不论前方有任何困难,给自己找任何理由,诸葛亮都必须北伐。然而诸葛亮一生虽用兵如神,但都求稳,险中求胜的做法,他断然不会采纳。所以第一次北伐期间,大将魏延“兵发子午谷,直捣长安”的子午谷奇谋一提出,就被诸葛亮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诸葛亮一生收了三位高徒,第一位是通晓兵法、能洞察兵机的马谡,第二位是智勇双全,以忠孝著称的姜维,最后一位虽无诸葛亮之大才,但的确是蜀汉之能臣,兼备诸葛亮的用人智慧,有容人之雅量,是国家内政治理的一把好手,此人就是蜀汉第二位丞相蒋琬。诸葛亮是蒋琬的恩公,刘备入川之后,封蒋琬为广都县县令,但是蒋琬却整天不理政务,痴迷于醉酒。刘备勃然大怒,要将蒋琬加罪处死,诸葛亮劝刘备说:“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刘备素来敬重诸葛亮,于是将蒋琬免罪,蒋琬也自此追随诸葛亮,视诸葛亮如恩公,也如恩师,每每向诸葛亮求教治国之道。一来二去,诸葛亮很信任蒋琬,诸葛亮常说:“蒋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宽和,应该与我一起复兴汉室。”第五次北伐前,诸葛亮曾密奏刘禅:“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军国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诸葛亮死后第四年,后主刘禅封蒋琬为大司马,开府理事,兼管全国军政。蒋琬继承诸葛亮遗志,坚决要北伐,可是他却提出了一个与诸葛亮截然相反的北伐路线。蒋琬认为,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东下。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地。但是朝中官员大多认为:水路出兵容易,但万一失败则回返不易,不是上策,其中以尚书令费祎反对最强烈。但蒋琬据理力争,他认为北伐可分两路大军,凉州地势险要,进退有路,宜用姜维为凉州刺史,出军西北,我当率军后继,沿长江而下,与东吴联军,向北攻击曹魏,即使不能灭曹魏,也能把曹魏给拖垮。蒋琬的北伐路线,一路是姜维从西北旱路出兵,直捣长安,一路是长江水路,与东吴联军,目的就是要曹魏首尾不能相顾,与诸葛亮的单一北伐路线相比,可谓是多了一份胜利的契机。然而纵使心有宏图伟愿,胸有锦囊妙计,终因身体旧疾复发,蒋琬北伐的大业还没施行,就死在摇篮中了。随着蒋琬的病重,蒋琬的大权也旁落于费祎之手。费祎虽是治国之大才,在他主政期间,蜀汉国力不断增强,但是终究没有继承诸葛武侯遗志,偏安一隅。姜维纵使得到诸葛亮真传,没有朝中权臣的支持,北伐大业又岂能靠他一人之力,而走向成功?若蒋琬身强体健,没有疾病缠身,与姜维将相联手,同心协力,再执行他的锦囊妙计,北伐大业或许一战可成。自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便将兴复汉室作为己任,在厉兵秣马5年之后,诸葛亮于公元228年便进行了第一次北伐,一直到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一共进行了5次长达6年的北伐战争。为期6年的5次北伐战争,诸葛亮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失败的大多原因都是劳师远征,久而不克,军粮补给由于运输困难经常跟不上,军心涣散。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大业必成
姜维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