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独行月球》这部影片豆瓣评分目前只有6.9,但还是要承认,幸好有这部片子,2022年的暑期档才有了些活力。
也让众多丧人能喘口气。
(资料图片)
除了提供情绪价值外,《独行月球》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耀眼的票房成绩。
影片仅上映9天,票房就已经破18亿,且打破了9项影史记录。
不过,与这傲人的商业成绩相悖的,是主演沈腾在奖项上的“失语”。
上个月底,万众瞩目的“大众电影百花奖”奖项揭晓。
当时,沈腾和张译、吴京、刘烨、易烊千玺一同提名“最佳男演员”。
但票数公开后,沈腾0票的成绩却令人瞠目。
虽然说此次沈腾在提名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中戏份占比本就不多,但0票这种事,谁摊上谁尴尬。
尤其是在沈腾主演的电影“救市”的关键头,多少略显讽刺。
一边是救市,一边是0票。
这种强烈的对比差距,似乎也暗示着沈腾在商业和艺术创作性上的巨大裂痕。
【1】
作为当今喜剧届的代表人物,沈腾的观众缘出奇的好,这也使得他对电影票房有着强大的号召力。
很多投资人发现,只要电影里带上“沈腾”二字,片子的票房基本就稳妥了一半。
所以无论影片类型是不是喜剧,制片人都喜欢让沈腾来做一个“加盟”,做特别出演。
例如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沈腾饰演的角色占比远不及张小斐,但影片宣传时还是用了“贾玲、沈腾主演”这样的字眼。
甚至前期预告片里,也用沈腾“欢迎光临”这个爆梗做主噱头。
不过好在《你好,李焕英》影片质量整体较好,没被口诛笔伐。
但诸如《四海》、《羞羞的铁拳》、《李茶的姑妈》等影片就没这么好运了。
沈腾在这些电影中出现的总时长平均不过5~10分钟,却被大肆宣传,给观众营造出一种沈腾在影片中参与度特别高的错觉。
最离谱的莫过于电影《日不落酒店》,宣传时打出了沈腾的旗号,但实则沈腾在里面出现的镜头不过是一张人形牌。
这种堪比诈骗的宣传,既败坏观众对影片本身的好感,也暴露了制片方本身对影片的不自信。
久而久之,这种现象有了一个专有名词,那就是“含腾量”。
在常规状态下,一部电影的含腾量越高,口碑和票房也就越高。反之,一部电影中的“含腾量”越低,口碑也就越差。
例如《独行月球》是“含腾量”高的正面例子,票房高口碑也说得过去。
前面提到的《四海》等影片则是那个反面例子,虚假含腾,差评如潮。
“含腾量”一词的兴起和广泛使用,利弊兼具。
这既象征着沈腾在影片票房上的号召力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也意味着他会频繁在非主演片子里刷脸,损耗个人口碑和路人缘。
但弊端是一点点显现的,目前来看,沈腾的含腾量还依然具有含金量。
电影史上,与沈腾同样有此待遇的喜剧演员,是周星驰。
(其实徐峥也算一个,但鉴于徐峥早已转幕后,且作品上比较“杂食”,所以这里就不在讨论。)
得益于沈腾和周星驰两人在喜剧作品上的贡献,很多人将两人拿在一起对比。
甚至早在2019年,就有人问“沈腾和周星驰谁是喜剧之王”。
其实说实在的,问这个问题真的没什么意思,甚至还有点给沈腾招黑。
我相信就连沈腾自己不会,也不敢用这个买热搜搞炒作。
拥有“烂片之王”称号的王晶曾在采访中说:
“拿沈腾和周星驰做比较,我觉得没有任何意义,在喜剧演员当中,还没有一个能超过周星驰的”。
“周星驰的电影,既有爱情的美好,又有难能可贵的教育意义,沈腾则不同,他的搞笑属于意料之中,观众都能猜到,没有任何惊喜”。
这席话有点道理,但也带有一定的主观偏见性。
一则,王晶和周星驰同属一个创作时代,更有共鸣;二则,周星驰曾是王晶电影的救星,天平自然会往周星驰那边偏。
在我看来,沈腾和周星驰有差距的原因,不是演技也不是创作内涵。
而是两人在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方式和个人经历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这种不同,让两人的比较天然的带有“不公平性”。
用一个段子来形象地解释一下就是:
“中国电影倒退了三十年!”
“还有这种好事???”
【2】
其实周星驰和沈腾在喜剧创作的出发点上就已经暗指了两人在“喜剧电影”上的不同。
周星驰从电影龙套做起,一路走来没偏离电影这条路。
而沈腾的创作之路,是从话剧、小品再到电影。
很多人第一次认识沈腾,是在春晚舞台上。
自从赵本山从春晚舞台退出后,小品这一创作形式就一度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虽然郭冬临孙涛等人还在活跃,但很明显,观众在渴求一些新鲜的花样。
这个时候,沈腾带着他的开心麻花闪亮登场。
沈腾对面部表情细致入微的调动和信手拈来的自然化表演,一亮相就征服了观众。
而在此之前,沈腾已经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十几年。
做话剧赚钱少,所以沈腾曾直言不讳地说他的收入来源是父母。
但沈腾从毕业加入开心麻花起,就没换过工作,硬是从剧团新人做到了现在的台柱子。
一是因为他确实喜欢喜剧,且在开心麻花他有着极大的自主选择权。
二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懒人,换句话说,懒得换工作挪地方。
沈腾曾在采访中大言不惭地说:“懒,是我的保护色”。
他最出色的女搭档马丽回忆了这么一件事来形容他的懒:
她去沈腾家做客,发现沈腾家里特别乱,根本没有地方坐。
但沈腾也没有给她收拾地方的意思,窝在沙发边角里指挥马丽自己腾个地方坐。
然后沈腾又让马丽找点东西吃,马丽一问才知道沈腾已经一天没吃饭了,问他为什么没吃。
沈腾答曰:懒得动。
除了对创作献出最大的勤奋外,沈腾其余地方是当之无愧的大懒人。
这种懒,也套住了沈腾“折腾的心”。
高级的喜剧是悲剧,做喜剧的人通常早已食遍人间百苦,并将其反哺到自己的作品中。
这一点,看周星驰的电影最有感触。
而沈腾,更像是用懒和普通人的不在乎消磨了这种苦,然后变成一个或油腻或自我的屌丝。
所以,看周星驰的喜剧,像是见众生。
而看沈腾的喜剧,总是觉得看自己。
除此以外,沈腾喜剧的成功离不开搭档的助力,尤其是马丽。
早前我曾写过一篇马丽离开沈腾后不再好笑的文章,今时今日看,实在是略显刻薄和小家子气。
因为这两人本就是同根生,谁离了谁都差点味道。
离开马丽的沈腾依旧卖座,但孤独感更甚。
而神马组合一起时,冲击力总会加倍。
这也是两人阔别7年后再次合作能引发爆裂式票房的原因之一。
【3】
每个时代都有着不一样的创作土壤(枷锁)。
因此,谁都很难证明沈腾目前在喜剧创作上已经算最好还是有更深一步的发展空间。
但显然,沈腾已经在有意识地让自己在电影中的喜剧表达方式脱离小品式表达,试图在笑声消散后留下些什么。
《独行月球》就是一个实例。
除此以外,沈腾在小品中也曾尽力往深度靠拢。
早年沈腾在参加《欢乐喜剧人》第一季的时候,曾压下所有非议,坚持表演默剧,只为在剧中致敬自己最爱的喜剧人卓别林。
但至于这种转变会不会不卖座,观众喜不喜欢,看现在沈腾的选择就可以知道。
因此,有时候不必拿非同一个创作时代的两个大拿来比。
观众的喜好,制片人的选择,时代的背景,都是喜剧创作者在创作中必需要考量的标准之一。
比“比较”更有意义的,是谁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欢笑与思考。
虽然《独行月球》这部影片豆瓣评分目前只有6.9,但还是要承认,幸好有这部片子,2022年的暑期档才有了些活力。
也让众多丧人能喘口气。
除了提供情绪价值外,《独行月球》最引人关注的当然是耀眼的票房成绩。
影片仅上映9天,票房就已经破18亿,且打破了9项影史记录。
不过,与这傲人的商业成绩相悖的,是主演沈腾在奖项上的“失语”。
上个月底,万众瞩目的“大众电影百花奖”奖项揭晓。
当时,沈腾和张译、吴京、刘烨、易烊千玺一同提名“最佳男演员”。
但票数公开后,沈腾0票的成绩却令人瞠目。
虽然说此次沈腾在提名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中戏份占比本就不多,但0票这种事,谁摊上谁尴尬。
尤其是在沈腾主演的电影“救市”的关键头,多少略显讽刺。
一边是救市,一边是0票。
这种强烈的对比差距,似乎也暗示着沈腾在商业和艺术创作性上的巨大裂痕。
【1】
[责任编辑:linlin]
每日速看!拿沈腾与周星驰相比?大可不必
焦点信息:我爱这说不出的浪漫——电影《漫长的告白》
天天即时看!组成一个团队,教会一帮徒弟,带火一个行业,实力派
全球消息!月升沧海:袁慎承诺少商的一件事,后续令凌不疑吃醋,
环球热资讯!于正:挑中的男人共用一张脸,“莞莞类卿”居然走进
当前热文:一切都是「有计划」的太妍!和惠利这么亲近,原来是为
每日快报!首播收视夺冠,《中餐厅6》3大模式接地气,5位合伙人同
【天天时快讯】娄艺潇分享家乡美食,丰盛美味有食欲,网友:真香
当前快报:热度口碑双赢,国民大剧《天才基本法》有何制胜逻辑?
【全球新视野】周冬雨新片《长空之王》,王一博与影后飙戏,零宣
热头条丨歌手刘美麟新作《吟》破茧而出
世界速递!白安《没有人写歌给你过吧》专辑同名主打登即时榜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