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6年锐减340万人口, 这片经历了“人性审判”, 怒拿3项奥斯卡大奖
来源:电影大菠萝作者:洞察网2022-04-19 20:38:10

1939年二战爆发前。

波兰将近有350万的犹太人。直到1945年苏军攻占柏林,此时的波兰犹太人仅剩10万左右,在短短的6年间,波兰人口锐减340多万人口,这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正如当时处在华沙区的著名钢琴家席皮尔曼于回忆录《城市之死》中所记述的,那段历史再次提起都极其惨痛。

后来这本回忆录被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改编成了电影《钢琴家》由影帝阿德里安·布洛迪饰演主人公席皮尔曼。

《钢琴家》上映于2002年。

当时在全球收获了1.2亿美元,并斩下奥斯卡包括最佳男主,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三项重量级大奖。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电进攻波兰,二战彻底打响。对于当时就职电台的钢琴家席皮尔曼,工作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他赶忙回到家中,看到一家人正在收拾东西,准备逃离这里,但他却固执地想留在家乡,死也要死在家里。

最后商议的结果是全家人都选择了留下,因为他们听到了电台发来援军相助的消息,可等来的却是德军浩浩荡荡的先头部队。

他们被彻底囚禁在了华沙区不得外出。

他们不能去咖啡馆,不能去公园,就连走路都要沿着下水道沟渠走。

上街必须佩戴身份标识。

因为家里断了收入来源,席皮尔曼只能贱卖了他最心爱的钢琴,以此换取食物,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

德军对他们进行了集中居住管理,在搬家的路上席皮尔曼遇见了他喜欢的大提琴女孩,两人依依不舍,但也只能匆匆告别。

街上有的人发疯,有的被饿死,有的被无故残杀,随处可见的腐烂尸体,触目惊心!生活处处充满了危机,席皮尔曼就曾亲眼目睹一位残疾老人从四楼的窗户被推下去。

他们不需要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没有怜悯,更没有抗争。

被送上火车之前,席皮尔曼的父亲集齐了全家人所有的钱买下了一颗牛奶糖。

他小心翼翼地切开来分给每一个家人,意味着最后一顿团圆饭。

就此生死难料,各安天命。

席皮尔曼侥幸被友人救下,而家人却坐上火车去往了自己的人生终点站。

此时,生杀大权皆掌握在侵略者的手中,华沙区的人们就如行尸走肉般趴在地上,被一个个射穿脑袋。

席皮尔曼为自己苟活下来的方式感到愧疚。

可直到这一刻,他的心里也没有生出哪怕半点反抗的想法。

他觉得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后来他辗转多个藏身点,也曾受到过早已嫁人的大提琴女孩的帮助。

期间他患上了严重的黄疸,和其他多种疾病,骨瘦如柴,手无缚鸡之力。

当时布洛迪为了演好在饥饿中煎熬的席皮尔曼,疯狂节食减重60斤,这在他的演艺生涯中只有两次,一次是《钢琴家》,另一次节食则是在冯小刚导演的《1942》

二战即将进入尾声时,德军炸毁了华沙区大部分的建筑。席皮尔曼只能游荡在废墟中寻找食物,没曾想却被一名德军军官发现。

意外的是,他并没有杀掉席皮尔曼,反而给他提供了食物和取暖的衣物,并让他保持信心,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1945年德军全面溃败,被战火摧残的家乡得以重建,席皮尔曼回到了电台继续弹奏钢琴,影片最后,在交响乐团的伴奏下,他再次演奏了刚开篇的那首肖邦夜曲。这次的旋律归于平静,指劲有力,轻盈灵动。

《钢琴家》是波兰斯基彰显其才华的得意之作,这与他现实中的品行大相径庭,该片对于二战描写受难区的残酷景象是相对克制的。以钢琴师为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下了当年沙华区惨剧正是波兰人口骤减的缩影,无力但也更加骇心动目!

其实战争场景并非一定要用鲜血才能表现,而作者大量的心理描述更是需要触动心灵的镜头去捕捉,就像席皮尔曼对逃避感到羞愧,又对反抗抱有消极态度。

如何用更为真实的表现手法在银幕上把这大部分人的想法呈现出来,则至关重要。

影片没有强煽情处理,全部都是即所见的真实内容,只不过是把文字转化成了影像。

1940年的沙华区,有的人可以不要尊严地苟活,有的人也可以泯灭人性,为了活着而活着,影片不仅深刻描述了同胞的恶,也更加客观的阐述了侵略者的善。

当时波兰沙华区的人们为什么不反抗?

回答者是悲观的,是不抱有希望的,甚至会带着只有自己能存活的侥幸念头,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杀戮愈演愈烈,而这就是人性的本质,是安逸和自私造就了这场悲剧,他们最终在沉默中消亡,在沉默中落幕。

《钢琴家》对于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讨极其深刻,尽管许多人都想跃上德军垒起的那堵插满玻璃碎片的高墙,可又不敢迈出一步,因为墙的外面是陌生的,那里也许潜藏着更多危险,一旦跳过便无生还可能。

他们就那样呆立驻足,等待身后的长鞭响起,相互推搡着被赶去属于自己的坟场。

影片的故事高潮是德军军官让席皮尔曼弹奏的那首钢琴曲,两束月光分别照射在了演奏者和倾听者的身上,两人未发一言,可两束光却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那一刻,两个不希望站在敌对立场的人,在精神上达成了交流同生的共识。

可惜,后来这位曾救助过五十多个犹太人的军官死在了战俘营里。

如何生存,是人类自由的选择,但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所有人都能放下尊严去抢夺地上的残羹剩饭,也不是所有人为了生存就能成为恶魔的帮凶。

当看完这部《钢琴家》我们需要记住的不仅仅是曾经的痛。

还有那些灵魂的纯白,良善与美好。

1939年二战爆发前。

波兰将近有350万的犹太人。直到1945年苏军攻占柏林,此时的波兰犹太人仅剩10万左右,在短短的6年间,波兰人口锐减340多万人口,这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正如当时处在华沙区的著名钢琴家席皮尔曼于回忆录《城市之死》中所记述的,那段历史再次提起都极其惨痛。

后来这本回忆录被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改编成了电影《钢琴家》由影帝阿德里安·布洛迪饰演主人公席皮尔曼。

《钢琴家》上映于2002年。

当时在全球收获了1.2亿美元,并斩下奥斯卡包括最佳男主,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三项重量级大奖。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波兰斯基 毫无意义 阿德里安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