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除了周立波,为什么你很难立刻说出另一个上海本土的喜剧笑星?
来源:小支点评作者:洞察网2022-04-19 19:56:01

暂且先不论是恶名还是好名,提到上海的笑星,那么至少大部分北方人脱口而出的一定是“周立波”三个字了。

除了他以外,你让一个外地人立马再说出几个名字来,基本上都会一时语塞的。

首要因素:方言的制约

为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其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语言的壁垒。

方言,是一个地区最具活力的文化因子。但这也意味着,它极大影响着南方的喜剧艺术,喜剧本身就很依赖方言,它是一个超级接地气的东西。

北方的方言语系,能够很好地匹配全国人民都会说的普通话,不至于听不懂,但南方的方言,就很难懂,像外语。南方的喜剧,不说方言,你很难笑出声来。

这里先举一个几年前《笑傲江湖》节目的一个例子。当时有一位上海笑星叫舒悦,他也去参加了。

提到舒悦,我还是对他很熟悉的,因为上海人民都认识他,而且也都很了解他,因此他一上场,底下冯小刚就很惊奇,不理解话还没有说呢,怎么底下的上海阿姨们就开始捧腹大笑了。

你如果问当时在看节目的外地人,估计也是和冯导一样一脸懵圈的。舒悦是上海滑稽剧团的一名成员,他在上海本土的东方电视台“新娱乐”(现在改名叫都市频道)主持一档叫做“嘎讪胡”的节目,不要小看这档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他当时是日播的,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一周四次,都是黄金档,现在已经超过1000期了。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人气,是因为早期其经常扮演“上海阿姨”这种人设,也就是当时他在节目里的扮相。

而看完这期节目的观众,基本上都跟小支一样,会生成一种感觉,就是:真的不好笑唉。

甚至还能明显地感觉到几位评委中途都是在尬笑,虽然最终还是通过了初赛。甚至其中有一部分还要归功于刘仪伟评委的客串,他的包袱都比节目本身搞笑。

如果你也是上海观众,不妨试着把节目中的很多对白,脑补成上海方言,那么一下子就会感觉好笑很多。但可惜的是,为了顾及这是一档针对全国的节目,舒悦全称几乎都是普通话,而恰恰中间几句蹦出的上海话成为了节目中最好笑的几个时刻。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喜剧的梗都带着明显的语言的印记,尤其是其中一些韵脚、乃至一些节奏感。要知道,喜剧的根本就是节奏感,而语言则是“带节奏”最直接的一部分,一旦方言换成了普通话,很多设计好的节奏就彻底打乱了,效果会很尬。

所以为什么上海本土很难再有像周立波这样名声在外的笑星,正是因为,周立波是脱口秀,从一开始创作,就一直都是按着普通话的节奏去表演的,而这些本土的笑星,多半都是基于吴地方言的表演。

一定有人会抬杠说,你看,香港人甚至生活中几乎就没有普通话的存在,但是香港明星照样红遍全国甚至全世界啊。

这里要注意,我们今天谈的,是笑星、是喜剧,这种特有的艺术,不要跟整个演艺界画上等号,因此大家不妨再想想,香港的喜剧人,你有几个很熟悉的吗?也没有吧?

东方卫视还有一档立意不错的喜剧节目,叫做《欢乐喜剧人》,其中也曾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艺人,比如詹瑞文、比如九孔、澎恰恰甚至林依晨都去参加过,演了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节目,不过也都是普通话演出,看着都嫌累,更不用提笑点尴尬了,而在当地,他们同样都是响当当的喜剧艺人。

再举一个例子,大概在零几年的时候,上海有一个万人空巷的“电视情景喜剧”《老娘舅》,可谓带给每个上海人一段难忘的回忆,“阿德哥、阿庆、老娘舅、老舅妈”这些名字都耳熟能详,讲述的故事都是家长里短,都是一个上海大家庭的事情,甚至有点美剧《生活大爆炸》的调调,非常好笑。

可是,不懂上海话,看着字幕,你真的是笑不出来的,甚至你只能当一个肥皂剧看(尴尬)。

除了语言,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制约了上海笑星?

举个例子,为什么宋小宝老师甚至都不需要开口,你就立马笑尿了?

除了语言以外,表演的方式是更深层的因素。

北方的相声、小品,极富表现力,尤其小品,整个过程,大开大合,肢体是非常重要的亮点,宋小宝虽然总是那么几个动作,但是配合着频繁的包袱、梗,以及恰到好处的节奏感,使得很多人百看不厌。

而南方的小品,其实也就是滑稽戏,只不过滑稽戏的时长更加不受限制,滑稽戏有很多名剧目,都堪比一部话剧,也有《三毛学生意》这种段子式的。

滑稽戏的历史,按说也不必北方晚很久。而且滑稽戏是录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中更是诞生过众多大家。

北方的喜剧,讲究诸多,光是相声,很多专业术语,兴许你我听都没听过,比如最常见的捧哏、逗哏,还有腻缝、柳活、腿子活、贯口、太平歌词、子母哏等等。

前面已经提到过,喜剧是超级注重节奏感的,这也意味着这是一门绝对严谨的艺术,之所以我们有时候看那些台上的喜剧笑星,排练的时候经常严肃万分,不是节目不好笑,而是喜剧在创造中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是我们想当然的。

而南方的喜剧,虽然也一定有各种的章法可循,但是拿滑稽戏来说,它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的产物,不仅融合了传统的南方戏曲元素,还有很多来自上个世纪外来引进的西方喜剧、闹剧等因子。这也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其海派文化的丰富性,可是也因为这种杂糅,导致滑稽戏参差不齐,逗笑观众的方式、节奏也各不一样,这样就会少了预期,什么预期呢?就是他肯定会逗笑我,因为我知道他的这种章法,而且我期待今天他的这种章法带来的新的故事。

具体来说,就还是拿宋小宝老师举例。他的表演方式虽然带着明显的章法,可是,你知道这是搞笑的,因此他一上场,你就会有预期:“我今天又可以大笑一场”了。当已经有这种设定,包袱会比换另一个人上场抖得更响亮。

然后呢,你会等待今天的新的故事,这个故事每次都能带来新意,这也是一种预期,因为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虽然只是换了一个故事,还是那几个矛盾冲突的点,还是那几句台词甚至“损塞、懵圈、海燕呐”都没有变化,但是因为有了预期,而效果也基本达到,你会笑的非常干脆、直接。

而上海滑稽戏,因为缺少一定的“程式化”,你无法进行预期,只能凭感觉,除了少数几位特别知名的喜剧演员以外,对于表演本身来说,你只能进行期待而不是预期。

再加上,上海的喜剧演出中,还时常会混合吴地的一些地方戏的元素乃至直接拿来用,比如苏州评弹、越剧、沪剧、锡剧、上海说唱等,所以有时候也很难让外来人口有很好的代入感。

地域的文化氛围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你可以很容易地在北方找到一个听相声、看小品的去处,刘老根大舞台但是在上海,别说找一个听相声的地方,就是看一个滑稽戏演出,都得去大麦网看一看最近的演出剧目,而不是那种随时随地、每天都有的表演。

小支曾经提到过,上海有一种贵气的文化,这不是说他一定是像周立波说的那样“上海人和咖啡,北方人吃大蒜”这么极端,这种贵气并不是贬义,而是随着历史逐渐积淀出来的。

暂且先不论是恶名还是好名,提到上海的笑星,那么至少大部分北方人脱口而出的一定是“周立波”三个字了。

除了他以外,你让一个外地人立马再说出几个名字来,基本上都会一时语塞的。

首要因素:方言的制约

为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其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语言的壁垒。

方言,是一个地区最具活力的文化因子。但这也意味着,它极大影响着南方的喜剧艺术,喜剧本身就很依赖方言,它是一个超级接地气的东西。

北方的方言语系,能够很好地匹配全国人民都会说的普通话,不至于听不懂,但南方的方言,就很难懂,像外语。南方的喜剧,不说方言,你很难笑出声来。

这里先举一个几年前《笑傲江湖》节目的一个例子。当时有一位上海笑星叫舒悦,他也去参加了。

提到舒悦,我还是对他很熟悉的,因为上海人民都认识他,而且也都很了解他,因此他一上场,底下冯小刚就很惊奇,不理解话还没有说呢,怎么底下的上海阿姨们就开始捧腹大笑了。

旧社会长期受到各国的割据,各种租界,带来了不少资本主义的文化成分,说通俗点,就是“小资”了。这种贵气的文化,肯定是不接地气的,所以上海的文化氛围中,对于喜剧这种极其大众的艺术,也许内心深处是不排斥的,但是表面上是难登这边低于的大雅之堂的,所以我们能够在上海很轻松的找到一个艺术展,甚至是一个艺术品的陈列馆,但是找一个喝茶还能听笑话的地方就太难了。

这里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今天已经“2022”年了,你可以在上海找到听笑话的地方了,那就是近几年上海冒出来的一些“脱口秀”LIVE演出场地,他们都是小众的,甚至据看过的人说,场面也比较尴尬,场地小到演员离你几乎就是0距离,喷着唾沫星子逗你笑。

而脱口秀这种形式,本来就跟上海本土的喜剧没有多大关系,而且都是普通话表演,这都很难有一席之地,更何况本土的滑稽戏、独角戏演出了。

所以在这样一种地域文化中,缺乏滋养喜剧艺术的土壤。离开了大众基础的艺术终究是会缺乏生命力的。

进一步说,其实还是跟方言有关。今天的上海小囡(上海方言中表示“小孩”的意思),有多少还能说上海话的吗?小支的表妹表弟,基本上普通话中还要带两个英文,更不用说会讲方言了。

所以,我们会注意到,今天的上海一些中小学已经慢慢开始注意到了问题,有时候也会适时地通过引导,课余把上海话作为一项新的课程教导小朋友们,这还是大有裨益的。

缺乏优秀的剧本和编剧

最后,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编剧。不要小看编剧的作用。

首先,不像北方的喜剧,本身就是普通话内核的,编剧的基数就足够,南方的喜剧,因为跟语言有着太大关系,所以必须前提就是要懂方言,而且是超级懂,才能写出梗来,尤其不少语言梗。

这样的话,基数就远不如北方喜剧的编剧多。同时,随着上海本土对于本土喜剧的渐渐忽视,这些编剧中的佼佼者也渐渐失去了创作的动力,还是那句话,观众就是终极的动力,没有人欣赏,又不像绘画、雕塑可以“孤芳自赏”,视听的艺术必须有人去观赏才有继续创作的根基。

这也就使得很多优秀的滑稽戏的编剧不再着力于上海喜剧的撰写,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嫌弃德云社的几位老是说老梗,但是要知道,比起上海的喜剧,他们的梗真的已经够多的了。

于是这些编剧也开始转型,去写话剧、去写电视剧、写电影,这样就更加导致上海的喜剧无编剧问津,这个也不是普通的段子手一晚上抠抠脚就能写出来的,所以就愈发稀缺。

上海喜剧演员也愈发“不务正业”

今天很多的上海滑稽演出,不少都是演员自己操刀进行编剧,这个事情绝对是劳心又劳神,所以很多本来发展还行的上海喜剧演员,也开始不务正业起来。

即便是舒悦这样的发展还不错的上海笑星,其重点也开始转向电视节目主持,而他的那个《嘎讪胡》节目,前面没有细说,其本质也就是脱口秀了,只不过是用上海话说的新闻类脱口秀罢了。

像其他上海人熟知的笑星,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上(以前是星尚频道,现在是都市频道)拿稿费,开始“啃老”。

更有甚者,开始“卖海参”、“卖老年鞋”。

啃自己当年靠演滑稽戏,演情景喜剧积攒的名声,来赚点并不多但是还算可观的闲钱,这也无口厚非,成年人的生活里都没有容易二字,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上海喜剧界愈发后继无人。

作为长期生活在上海的小上海人,还是期待着海派文化中,也不要缺失了喜剧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重新找回属于上海的喜剧节奏,焕发新的生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支点评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基本上都会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