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
广州成为全国流行音乐的重要阵地
而在越秀,诞生了中国第一家音乐茶座、
第一家影音公司、第一次流行音乐大赛、
第一个音乐排行榜......
彼时的越秀
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潮流的发生地
甚至是音乐迷们“最好的时代”
爸爸妈妈一辈人的业余生活,大概就是
每晚9点半在东方宾馆叹茶、听音乐
守着广东台看《万紫千红》
周末到大沙头淘碟、听黑胶......
上世纪80年代
广州成为中国和世界交流的窗口
1961年开业的东方宾馆
是当时著名的五星级外商酒店
为了寻求更多外商之间的合作
东方宾馆积极引入新事物
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8年,中国内地第一家卡拉OK
在东方宾馆开业
在一个能容纳60人的大厅一侧
有一个圆形小舞台
客人入座后,服务员便送上点歌本
你可以写下自己想唱的歌曲,按序上台
拿着麦克风,就像电视上的歌星一样
这里不仅有卡拉OK
还有那个时代的“livehouse”——音乐茶座
1979年,东方宾馆开办了
国内第一家营业性的音乐茶座
起初只在广交会期间开放,每年两次
且只允许外商凭护照购买7块钱外汇券进入
如今宴客厅内已没有音乐茶座
到了80年代末
这种娱乐方式逐渐开放普及
打工结束的夜晚,“叹茶点,听歌仔”
是当时最时髦的夜间娱乐方式
一到晚上9点半
小号、架子鼓、钢琴准时响起
驻唱歌手们轮流上台献唱“香港劲歌”
当北京还在听着样板戏的时候
广州已经听起了徐小凤、许冠杰
每晚,东方宾馆翠园宫的前厅
都被挤得水泄不通,走廊还经常加位
藏身在广东广播电视台里的太平洋影音公司
是全国第一家拥有24轨立体声录音机的音响公司
太平洋影音集团首开“盒带明星”先河
走出了当代流行乐坛第一代明星
发行了中国第一张CD以及
第一盒立体声磁带《朱逢博独唱歌曲选》
费翔的第一张大陆专辑
《费翔:跨越四海的歌声》从这里发行;
翻唱《妈妈的吻》一夜成名的朱晓琳
专辑狂扫260万张
创下了当时大陆唱片最高销量
......
上世纪80年代
广州已经是全国流行音乐的重要阵地
乐坛的蓬勃发展,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
1987年,广东电台创办了全中国
第一个歌曲排行榜——健牌广东创作歌曲大赛
造星、包装、打榜开始形成闭环
歌手和创作人热情高涨,音乐氛围浓厚
一批经典原创歌曲由此诞生——
《晚秋》《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
还有朋友记得“月月下珠江,周周有晚会”吗?
这是当时广东台最火的节目《万紫千红》
不仅有短剧、歌舞、小品,还有歌手献唱
1986年开业的东山宾馆
也曾设立过音乐茶座——“卜通100”歌舞厅
这里曾是中国大陆顶级的表演场所
那英、黄绮珊等歌手
上世纪80年代
广州成为全国流行音乐的重要阵地
而在越秀,诞生了中国第一家音乐茶座、
第一家影音公司、第一次流行音乐大赛、
第一个音乐排行榜......
彼时的越秀
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潮流的发生地
甚至是音乐迷们“最好的时代”
爸爸妈妈一辈人的业余生活,大概就是
每晚9点半在东方宾馆叹茶、听音乐
守着广东台看《万紫千红》
周末到大沙头淘碟、听黑胶......
从这里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毕晓世、解承强、张全复还在这里
组建了“新空气乐团”
“卜通100”里面的乐队
曾号称国内第一歌厅乐队
最辉煌的时候
还曾参加获春节联欢晚会的伴奏
1990年,正是摇滚乐兴盛的时代
彼时的大沙头盛贤旧货市场
是骨灰乐迷必到的打卡点——
打口碟、音乐刊物、黑胶应有尽有
一张CD漂洋过海来到香港,传进广州
成为无数音乐迷的精神食粮
这里还有摇滚青年们人手一本的《音乐天堂》
杂志发行不到两年,发行量就达到了20万册
这本英文版音乐杂志还附赠CD
还有学生将此作为英语教材
如今的盛贤旧货市场三楼
依旧是国内唱片的大卖场
每家音像店摆满了各类碟片唱片
每一张泛黄的CD,都刻录着一个时代的故事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吴耀汉拥有两段婚姻,曾与初恋女友交往,结婚半年后就离婚-每日热议
72岁李龙基与36岁女友高调炫富,未婚妻用人民币塞满包包!
初代跑男团大聚会,但唯独少了陈赫和杨颖
李坤城断气前曾向林靖恩深情告白:你是我的天使
79岁陈惠敏近照曝光,手拿拐杖出行,头发掉落明显-热消息
袁冰妍晒靓照,白色毛衣配粉色镂空半身裙清纯可人,满满的女神范-速讯
玲珑:绯天下线,银妆意外“黑化”,命犯桃花的火屠辛会作何选择
《你好李焕英》剑指40亿,投资方乐开花,贾玲却连1亿都赚不到?
20年前,陈道明和管虎打造16%收视率的《黑洞》,至今依然经典!-天天观察
《理科生坠入情网》学妹倒追理科学霸-世界快讯
《可爱的坏家伙》定档4月12日 电子甜品即将撕漫上线-焦点要闻
《狂飙》要拍第二部,同时拍电影?-天天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