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奇迹·笨小孩》:合格的故事,却远不及《我不是药神》优秀
来源:蓝天霆作者:洞察网2022-03-24 06:53:13

随着3月《新蝙蝠侠》《神秘海域》等好莱坞进口大片的来袭和国产新片的接连上映,已经宣布秘钥延期和票价下调的几部春节档大片在排片量不断被蚕食,以及观众观影、讨论和评价的疲劳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等几部影片渐显颓势。尽管如此,《水门桥》和《杀手》仍能在不断地破“亿”中收获一波波的关注,而《奇迹·笨小孩》(以下简称《奇迹》)却在《花束般的恋爱》排片量的压制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而等待《奇迹》的“奇迹”终究还是没有出现。

电影《奇迹》在春节档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除了文牧野导演有《我不是药神》的加持和易烊千玺的加盟外,是没有什么先天优势的。单看片名,《奇迹》这种类型的电影是典型的“过程戏”,重在过程展现上,结局肯定是赢得胜利,完成任务,而且基本上没悬念,关键看是怎么取得的。而“奇迹”给观众的感觉是应该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挑战,承受了超乎寻常的压力后取得成功的小概率事件。中国女足亚洲杯连续两场逆转取胜夺冠是奇迹,男足如果能挺近今年的世界杯那是更大的“奇迹”。

但观影后《奇迹》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平”,有波澜,但不惊,有冲突、有矛盾、有障碍,但像是为了证明是“奇迹”而设置的一个个必要条件,不过这也没关系,完全可以借此营造出波澜起伏、悬念丛生、紧张刺激的效果,同样也能出彩。但似乎没有这样感觉,观众少有为主角捏一把汗的紧张感,因为知道无论怎样定会有惊无险或是化险为夷,这无疑削弱了观众与人物的共情感。

故事中一开始就通过快速剪辑交代了主人公为了给妹妹治疗先心病筹钱的动机,但整体感觉偏弱,同样是治病却远不如文牧野导演的前作《我不是药神》违法网购国外仿制药续命来的那么强烈。剧中多次展现的兄妹情深情节也未能烘托出主人公的对信念的执着,直到祭出“回忆杀”——原来是对母亲去世前照顾好妹妹的承诺,也似乎成了对其起初动机不强的补充和解释。

《奇迹》从海报看是群戏,而且是比《我不是药神》人物更多,似乎应该有着较前作升级加码的更为精彩,更为宏大复杂的人物群戏,可惜并非如此。《奇迹》的配角人物动机有些不足,拆解手机单纯就是一份工作,可有可无,中途退出都行,不挣钱也行,这在无形中削弱了剧情,不利于情节的多侧面展开和推动,成了红花配绿叶,众星捧月的“独角戏”。配角看似个性鲜明,实则插科打诨,对“奇迹”的创造多是重在参与,对电影戏剧化效果的营造无片鳞之功。其实对群戏的表现可以借鉴《十一罗汉》系列,或是文牧野导演自己的《我不是药神》,里面的每一个配角都是目标清晰,行动明确。

当《奇迹》主角陷入低谷的戏不是手机被盗抢,追车打斗,手指骨折,而是两个月6000元的场租费成了压倒他的最后的稻草,这也为从影片一开始就不断出现的被催缴门面店租、房租、场租埋好的伏笔收了尾,让人不禁有些唏嘘。而影片最终的高潮戏,就是大家可以接受迟发工资或者不发,把剩下手机各自带回家去完成的结局,这是典型的“伪高潮”,这实难引起观众的共鸣,特别是听到观众席有人说“早干嘛去了”的时候。

作为故事的重要载体的手机拆解,在电影的后半程镜头基本上没有在拆机上着墨,没有给人拆机的即将到期,与时间赛跑的的紧张觉,而工作进度板除了一开始让人们记住了“完工大吉”几个字,到后来几乎连个特写都没有了。

《奇迹》作为延续文牧野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放在当下是有现实意义的,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它展现了当代普通人生活的辛酸,奋斗的不易,让人不能不去反思,我们或许能从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随着3月《新蝙蝠侠》《神秘海域》等好莱坞进口大片的来袭和国产新片的接连上映,已经宣布秘钥延期和票价下调的几部春节档大片在排片量不断被蚕食,以及观众观影、讨论和评价的疲劳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等几部影片渐显颓势。尽管如此,《水门桥》和《杀手》仍能在不断地破“亿”中收获一波波的关注,而《奇迹·笨小孩》(以下简称《奇迹》)却在《花束般的恋爱》排片量的压制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而等待《奇迹》的“奇迹”终究还是没有出现。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以下简称 逐渐消失 神秘海域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