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圈里就流行着“港片已死”的论调。
港片死了吗?
肯定没有,近些年,我们依旧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老派港片的昙花一现。
可港片还活着吗?
似乎也不是,导演四散,人才凋敝,佳作寥寥,网大泛滥。
有人说,香港电影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直接死去。
皮哥自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但港片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似乎没有人知道。
直至最近,皮哥看到任贤齐即将上映的“新”港片:《边缘行者》。
从预告中,可以读出遗失已久的老派港片风味。
借着这部《边缘行者》,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已死”的港片,看一看到底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帮港片活下去,并活得好。
一、港片死亡的症结在哪儿,出路又该如何寻找?
2022年2月16日,皮哥从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名单中,再次看到了只属于港片的悲凉。
五部最佳电影,只有《怒火·重案》带着浓浓的香港电影烙印。
其余四部,分别是《梅艳芳》《智齿》《妈妈的神奇小子》《浊水漂流》。
影帝提名中,还有一部林家栋零片酬出演的《手卷烟》。
皮哥在意的,并非港式文艺电影对具有香港电影潮流风向的金像奖的收割,而是金像奖的自暴自弃。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这六部金像奖提名电影中,你看过几部?
除了《怒火·重案》,其他的五部,大部分观众恐怕闻所未闻。而《怒火》,恰恰就是香港最具活力的类型片。
一般意义上的“死亡”有两种:
一种,是生理性的死亡,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另一种,是社会性死亡,就像一个人虽然还有生命体征,但不被任何人记得,不被任何人谈论,没有任何社交网络,就像人间蒸发。
港片面临的,正是这第二种窘境。
从金像奖的风向标看,香港电影整体对大陆是排斥的。
《怒火》中的谢霆锋,《拆弹》中的刘德华,甚至连个提名都没捞到。这两部类型片的内地票房,都超过了13亿,但在香港,都仅有2000万左右。
再看《梅艳芳》《妈妈的神奇小子》,两部电影在香港风光无限,可到了内地,前者借“梅艳芳”的名头小卖1亿,后者仅有1700万。
香港电影开始慢慢斩断和大陆的勾连,变成了磁铁的同极,频频互斥。
一个走不进去,一个挤不出来。
很难说这样的现状是造成港片渐衰的结果还是原因,但香港电影的整体盘,正在肉眼可见地分崩离析。
香港导演已经分成了明显的两派,其中最重要的一派,搭上了北上的列车。
连续创造票房神话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系列,就有香港导演林超贤和徐克的加持。
王晶的水平一直在好坏之间随机游走,即便有《追龙》这样的作品,但更多是《倚天屠龙记》般的圈钱网大。
杜琪峰曾说,自己一辈子只在香港拍电影。但之后进军内地,拍了《毒战》之后,也有《华丽上班族》《三人行》之类的滑铁卢。
还有我们都喜欢的周星驰,《新喜剧之王》完全失去了号召力,如今也挣扎在对赌协议的泥淖里。
有香港演艺界的黄埔军校,开始进行流水线生产,导致香港电影的人才纷纷跑到内地捞金。
而如今苦守港片最后底线的影星,却都已到暮年。
刘德华60岁,周润发66岁,成龙67岁,张家辉54岁,梁朝伟59岁,古天乐51岁,就连当年的玉面小生谢霆锋,也已经41岁了。
导演尽失,人才断层,类型固化,创造力缺失……港片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
早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圈里就流行着“港片已死”的论调。
港片死了吗?
肯定没有,近些年,我们依旧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老派港片的昙花一现。
可港片还活着吗?
似乎也不是,导演四散,人才凋敝,佳作寥寥,网大泛滥。
有人说,香港电影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直接死去。
皮哥自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但港片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似乎没有人知道。
直至最近,皮哥看到任贤齐即将上映的“新”港片:《边缘行者》。
虽然近些年依旧有《无双》《拆弹专家2》这样的佳作,但更多是《澳门风云》《追虎擒龙》《反贪风暴5》之类的劣质作品。
好片星星点点,烂片泛滥成灾,甚至更多港片将眼光对准了网大,开始消耗港片本身积累的粉丝优势。
这种大环境下,港片想要复兴,一要有足够的人才,二要有连续不断的创造力和产出力。
延续老派风格,集结合作搞事,或许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而这条途径,似乎正在被《边缘行者》验证。
二、久违的老派港片遗风
看海报,任贤齐和任达华的严肃脸,瞬间给了皮哥想看的欲望。
背对观众的“第三者”,或许是整个《边缘行者》故事的症结。看预告,有浓浓的老港片类型元素,妥妥的老派遗风。
人物关系上,充满对立、阴谋和冲突。
预告中提到的新联盛,是香港最著名的黑帮之一,新联盛的龙头林耀昌(任达华 饰)即将退位,为了争夺帮派老大的位子,帮内开始暗流涌动。
在新联盛内,林耀昌最信任的人,是阿骆(任贤齐 饰)。
没有人知道这个阿骆什么来头,但在帮派老大的争夺中,他一直凭借自己的手腕和斡旋占得先机。
一会儿,他是十恶不赦的黑警。
一会儿,他是忠心耿耿的手下,
再一会儿,他又是野心勃勃的政客。
[责任编辑:linlin]
今年河北省国资委力争实现“两增两提一控一翻番”
河北开展“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活动实现群众“免申即享”
晚播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河北制定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激活农业用水“密钥”永定河流域这样做
【聚焦】京津冀三地政务服务部门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2021年山西共新开工776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 从事企业数量不断增长
山西明确今年交通运输工作重点任务 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供给质量
山西首个认罪认罚听取意见室在太原市投入使用 切实提升检察官综
山西今年将从六个方面发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 持续增强民生保障
山西朔州202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340.2亿元
南京发布建设管理精细化城市品质再提升行动计划 完善城市空间功
2021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指数正式发布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