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夺冠:女排精神即一种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神-环球精选
来源:求心内佛作者:洞察网2022-11-22 21:04:03

周末买票去看了《夺冠》。看之前,还挣扎了一下,因为2016年那次奥运会夺冠,我是看了现场直播的,记忆尤新。

这部电影,看过得人,一定会说好。那种实实在在的女排精神,早就已经出圈,不局限体育,很多行业的人,都已经被这种精神所感染。就是具体到个人上面,这种精神,也是刻骨铭心。

电影的故事背景,聚焦了郎平与陈忠和年轻时候的那段女排5连冠的往事。


【资料图】

印象最深的,当属上个世纪80年代女排那种艰苦的训练方式,教练刻意练习她们,每天基本上都在承担着身体的极限,每天都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游走。大年三十的晚上,她们对阵男排,结果惨败,被教练惩罚,每个人都累瘫在地,特别特别的艰辛。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对战日本队,冠亚军争夺。日本人身高不高,但是却犹如打不倒的小强,很刁钻的球,居然都能够被接住,让女排队员,体力与精神都陷入极大考验之中。关键时刻,教练找到郎平,告诉他,18岁就召她进入国家队,训练特别苦,即是为了今天,你最年轻,力气最大。郎平领命,上场后,告诉队员,有球都给自己,她下了大力气。拼命。大力出奇迹。日本人终于面对这种“砸地”似的打法,爱莫能助,郎平的铁榔头,威力可见。

伴随女排训练的,还有一个男生陈忠和,他当时被召进国家队当做陪练,他是特别特别委屈,肯定极不情愿的。是啊,谁愿意把自己的青春,耗费在陪伴别人的成长上面,为别人做嫁衣,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牺牲精神。

其实,女排精神,就是一种牺牲精神,那一代人,真的是拼了命,当做一种使命一般地拼。电影中,有提到郎平说自己,60岁的年龄,80岁的骨头。另外还有人说她,脖子往下部分,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付出的代价,由此可见。

女排精神,真的就像打仗时候“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一定要夺冠。教练也说,说白了,还是因为国家那时候还不够强大,太需要一块奖牌来证明了。这也是一种心理投射的作用。

到最后,2008年,郎平已经成为了美国女排教练,带着队员来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教练不是别人,正是陈忠和。中国女排输了,郎平还赢来了各种骂声。不用想也知道。

有一个细节,中场的时候,郎平对那些美国人说,this is your game。这是你们的游戏。当时觉得有点费解,就这么一句,后来也明白了,这其实强调的是一种享受体育本身的娱乐精神。

到最后,郎平也真的把这种理念,用到了中国女排身上。是的,这之后,她成为了中国女排教练。

她提出改革。

她甚至开始关心起队员的身体健康,告诉朱婷,你的身体太薄弱了,容易受伤,并且还给她营养粉。

郎平还开始关注队员的心理。问他们,为什么打球?有一个人,想明白了之后,毅然退出了。这真的有点不可思议,这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让人真的是因为真心的喜欢排球而打球,而不是为了别人。

朱婷说,她打球是为了父母,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

郎平不停地试着各种可能的组合。随便拉出来一支队伍,都可以上阵,只有首发与非首发。大家都心理,时刻准备着上战场。

到了郎平这里,相比集体主义精神,她更愿意把队员们内心的那种强大的精神生命挖掘出来,势不可挡,威力无穷。肉体生命,也因为请了很多教练指导,特别平衡,不容易受伤。

最后的最后,2016年的时候,里约奥运会,在小组垫底的情况之下,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毅然反超,夺得了冠军。

与80年代夺冠相比,大数据时代,一切更靠科学,更强调个体的精神生命,每一个个体精神生命链接起来,那将是一种更为强大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影片虽然没有明确去说,但是通过郎平的3个改革方案,我们还是可以深刻感受得到郎平是经历过一番痛苦的思考的,她毕竟是过来人。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中国女排 集体主义 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