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抛开“德”不谈,潘长江的“艺”怎么样?-全球今日讯
来源:处女座老顽童作者:洞察网2022-11-01 05:53:46

“潘嘎之交”成为近几年的笑话,于是潘长江老师从“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变成了全民的笑柄。

都说做艺先做德,但今天我们不谈潘老师的“德”,只谈他的“艺”,看看已经少了“德”的潘老师,在艺术上怎么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潘长江早期在铁岭民间艺术团工作,虽然现在有传闻说他跟赵本山交恶,但在当时两个人是金牌搭档,一起合作演出了经典拉场戏《大观灯》,据说这部剧被连续演出了500多场,可见当时的火爆程度。

本人家里至今还保留着《大观灯》的正版磁带,甚至能把前半部分背下来,潘长江在里面饰演一名和尚,叫“一休”,是个口吃,在戏中和赵本山饰演的白莲灯是亲家关系。一休腿瘸,而白莲灯是个盲人,于是二人就“你借着我的眼力,我借着你的腿力”去看花灯盛会,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闹剧。

虽然《大观灯》是两个人并驾齐驱的戏份,但从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来看,笑点更多还是在赵本山那里,等于潘长江相当于捧哏,而赵本山相当于逗哏,最后的包袱点都在赵本山那里,所以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可以看出两个人在喜剧方面的差距了。

之后潘长江也像赵本山一样,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同样大获成功,一炮打响。但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似乎还是那个最经典的《过河》,这是部好小品,但笑点显然不足,类似于歌舞剧,这也是潘长江擅长的领域,他能歌善舞,戏曲功底很强,而赵本山主要在于演,而非唱。

除了《过河》之外,我们似乎对潘长江的其他作品没有太大印象,起码是说不上名字来的。但印象中潘长江几乎年年都上春晚,用黄宏的话说就是“不管演得咋样,先混个脸熟”。潘长江的定位就是如此,演得一般,但却妇孺皆知,不知道这算不算成功。

潘长江的小品往往没什么笑点,基本上都在大喊大叫,大哭大闹,一会唱,一会跳。这种艺术风格并不算高级,自从2003年央视换了新直播间,舞台变得更大,演员不大声喊,声音就传不到后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03年小品《卖拐》,明显感觉到直播间非常空旷,而潘长江一定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他自从演小品开始都是用最大声去喊。

声音是传到观众耳朵里了,可是效果呢?很尴尬!其实大家看潘长江只是觉得他长得很可爱,而他自己也确实是走的这条路线,但在作品方面基本上可以说是乏善可陈,起码我看潘长江的小品,从来就没笑过,不知道舞台下的观众是笑点低,还是配合好的,总之,潘长江的小品一点都不好笑。

但潘老师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小品演员那么多,真正能逗笑观众的也无非赵本山、赵丽蓉、陈佩斯等三五个人,其余小品演员大多都是混口饭吃,所以也不必苛求。能常年出现在观众面前,必然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潘长江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这个结论并非近些年的“潘嘎之交”得出的,因为早在20年前,潘长江就出过一些单曲,像《男人四十一枝花》,《两个对我恩重如山的女人》等歌曲在当时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潘长江的嗓音条件非常好,虽然并非专业歌手,但唱起歌来让人听起来十分舒服,更劲爆的是,他居然改变周杰伦的歌曲《双节棍》,由潘长江演绎的《双节棍》的确有着不同的味道,但唱歌对于潘长江来讲纯属业余玩票。

这些年下来,潘长江可谓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小品演员,但究竟他演过什么小品,似乎没人记得住,因为潘长江的小品实在不太好笑,尤其是后期跟着蔡明满场大喊大叫撒娇卖萌,更是无聊。看得出来,潘长江根本无法以主角的身份撑起舞台,就连跟蔡明合作也是作为绿叶出现的。

进入老年的潘长江同样发挥余热,参加了《欢乐喜剧人》这档综艺节目,跟下一代的小品演员去同场竞技,甭管潘老师演得怎么样,但他的段位在年轻人眼里无疑是德高望重的,只能仰望。但作品却很让人失望,他演的小品只能用大写的尴尬来形容,甚至连这些晚辈都不如,看来年轻时候的潘长江小品就不行,到老了还是不行。不好笑就是不好笑,无论怎么什么舞台。

潘老师同样涉猎影视圈,演了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客观地说,还算能看,但反响平平,最经典的莫过于《毛驴县令》和《举起手来》,前者表演浮夸,剧情无聊,永远是“潘氏”的表演风格,插科打诨,而后者整体品质上乘,潘长江在里面的表演虽然有些夸张,但毕竟是无厘头的喜剧,而且主题是打鬼子,所以观众也不会太较真。只是在第二部中用放风筝的方式去给鬼子送炸弹,实在违反物理学,让人看不懂。

抛开潘长江的“德”不谈,只谈“艺”,潘长江也算不上是老艺术家,因为他满打满算才65岁,资格并非很老,再看他在直播平台的精神头,丝毫不输给年轻人。并且需要明白,一个演员并不会因为变老就自动变成老艺术家,就好像小鲜肉也不会在40年后直接变成老戏骨一样。总之,看潘长江老师的小品,我真的没笑过,看他的其他电影,我也基本换台,你们呢?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大喊大叫 大多都是 艺术风格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