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这就是仁弱的刘盈见美丽小妈受刑而大哭,见弟弟被毒死却没反应
来源:一切如此可笑作者:洞察网2022-02-24 08:06:28

世人都说汉孝惠帝刘盈仁弱、心肠软,我却不这样认为。

诚然,刘盈有其仁义、软弱的一面。

仁义是为帝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一个失去了仁义的帝王,不是暴君,也肯定是昏君,刘盈是不能被归为暴君或昏君一类的,所以刘盈当然有仁义的一面。

至于软弱,那也是很正常的,一个十六岁袭皇帝号的帝王,从年龄上看,还是个孩子啊,孩子有几个不软弱的?当时还是个孩子的刘盈,凭什么不能软弱呢?

但是,在仁义、软弱之外,刘盈也有其狠毒的一面。

以戚夫人母子被杀一事为例。

戚夫人本是定陶人,在刘盈的父亲刘邦被立为汉王之后,戚夫人成了汉王刘邦的姬妾,史称戚夫人或戚姬。

戚夫人成为刘邦姬妾的时间,大抵在刘邦赴巴蜀做汉王到刘邦兵败彭城之间。刘邦兵败彭城当是戚夫人生命的一个转折点。

众所周知,兵败彭城后,除刘盈和鲁元公主外,包括父、母、妻、子在内的刘邦所有的原本留在丰沛的家人,悉数为项羽所俘虏,成了人质。

这是咱们后人开了上帝视角后知道的结果,但当时的刘邦、戚姬等人却未必知道,刘邦只知道,家人下落不明、音信全无、生死未卜,而当时又是战争年代,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是他们都死了,死于战乱。

这样的猜测,于戚姬来说,十分有利。

戚姬是刘邦成为汉王后最受宠也最先拥有名分的姬妾,在刘邦原配吕雉极有可能死于战乱的情况下,戚姬很可能是汉王王后的最佳候选人。

与此同时,刘邦还册立了吕雉的独子刘盈为汉王太子,戚姬和刘盈的关系很可能是比较融洽的。

如果我们假定刘盈已经失去了母亲,作为刘邦最宠爱的姬妾,戚姬当然会善待太子刘盈,一旦汉王刘邦和太子刘盈都认可她戚姬,她戚姬就可以在刘盈继位后成为王太后,她戚姬的家族、戚姬的儿女也自然能起其他姬妾的家族、子女获得更好更好的待遇。

这是最为温馨的解决方案,也应当是历史上曾真实上演的一幕。

也因此,刘盈对戚姬有着一种近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

但这样温馨的局面只持续了短短几年,随着吕雉被项羽释放并逐渐抓住后宫的主导权,戚姬日益成为吕雉的眼中钉肉中刺。

戚姬也清楚地感知到吕雉的嫉恨,于是,戚姬把曾经对刘盈的幻想转到亲生儿子刘如意身上。

同样的刘邦的儿子,凭什么刘盈能做太子,刘如意就不能?

当初的刘盈之所以能成为太子,最主要的原因是,汉王刘邦当时只有两个儿子,而长子刘肥下落不明,为了汉社稷的长久,刘邦没得选,只能立刘盈为储君。

但随着刘肥回归汉营以及刘邦诸子的成长,刘盈就不具备唯一性了。

除刘肥、刘盈外,刘如意是刘邦最年长的儿子,也是最像刘邦的一个,男人都喜欢最像他的儿子,在没有基因检测的年代,“像”与“不像”是男人判断是不是亲生子的最简单最粗暴的手段。

跟刘如意比起来,刘盈则不像刘邦,估计这也会让刘邦狐疑吧。

于是,刘邦和戚姬共同打起了易储的主意,可惜最后失败了,刘邦死后,刘盈继位为帝,刘如意依旧做他的赵王。

表面上是大局已定,但在刘盈的内心深处,刘如意始终是一个随时可以替代自己的政敌,一旦自己做得不好,某些野心家就会扶植刘如意,为除后患,干掉刘如意几乎成了刘盈最好的选择。

这一点,刘盈的母亲吕雉心知肚明,吕雉也知道,刘盈要仁义,想杀刘如意却未必会杀刘如意,一如当年的刘邦,想杀韩信却始终没杀韩信。

那么好,这个恶人,就由我吕雉来做吧。

于是,吕雉把刘如意召到京城,找机会毒杀了刘如意。果不其然,见到刘如意被毒死,刘盈没有任何反应,只是把刘如意的封国赏给了另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友。

世人都说汉孝惠帝刘盈仁弱、心肠软,我却不这样认为。

诚然,刘盈有其仁义、软弱的一面。

仁义是为帝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一个失去了仁义的帝王,不是暴君,也肯定是昏君,刘盈是不能被归为暴君或昏君一类的,所以刘盈当然有仁义的一面。

至于软弱,那也是很正常的,一个十六岁袭皇帝号的帝王,从年龄上看,还是个孩子啊,孩子有几个不软弱的?当时还是个孩子的刘盈,凭什么不能软弱呢?

但是,在仁义、软弱之外,刘盈也有其狠毒的一面。

以戚夫人母子被杀一事为例。

刘如意死后,戚姬又被吕雉做成了人彘。刘盈见到人彘,号啕大哭,一病不起。

刘盈为什么会号啕大哭,是因为刘盈心疼戚姬吗?是,也不是。刘盈对戚姬还是有感情的,但这并不是刘盈号啕大哭的主要原因,刘盈之所以大哭,是因为“人彘”刑罚已经击穿了仁义的底线,不是人干的事,刘盈认为,人彘事件使自己丧失了治理天下的资格,这一观点,在刘盈写给母亲吕雉的信中,说得很明白:

“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外戚世家》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