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 > 正文
云南书写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绚丽新篇章 依法保护久久为功
来源:云南日报作者:洞察网2021-06-29 10:42:08

全省各族人民始终牢记两次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实。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在实践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为守护好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从“颜值”到“肌理”,从局部亮点到连线成片。 “十三五”以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生态环境持续优良、绿色发展更加深入、最美丽省份建设全面开启。

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七彩云南,美在多姿多彩,美在色彩斑斓,美在蓝天白云,美在绿水青山。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度高原地带,境内高山耸立,河谷深切,地势险峻,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珠江、红河、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纵贯全省,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多样的气候特征,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气候类型,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呈现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类型。

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多样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省现有生态系统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类型,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世界花园”等美誉,具有丰富性、特有性和脆弱性3大特点。

从丰富性看,云南省国土面积为39.4万平方千米,仅占全国的4.1%,但各类群生物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联合发布的《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现记录有大型真菌、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共11个生物类群25426个物种。其中,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151种、野生动物242种,分别占全国的41.0%和57.1%。

从特有性看,云南是很多物种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物种分布狭窄,生物多样性特有现象十分突出,一些植被类型和众多生物物种只分布于云南,是我国特有物种分布最多的地区。云南拥有特有植物2721种、特有动物351种,保存了如桫椤、滇金丝猴、绿孔雀、黑冠长臂猿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类群。

从脆弱性方面看,云南生物物种数量多,但大部分物种的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特化程度高,适应性差,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珍稀濒危植物15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的珍稀濒危动物192种;全省已有112种动植物被列入极小种群物种。

依法保护久久为功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云南各族群众提供了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等,更充分发挥了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调节气候、养分循环等生态服务功能。为守护好大自然给予云南的这份馈赠,保护好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云南省举全省之力保护好云南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

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强化统筹协调;成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拓展社会资本参与保护渠道;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丽江宣言、腾冲纲领、版纳约定。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为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基础,云南省持续健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先后颁布《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与此同时,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协调机制,加大对生物多样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物种资源出入境的执法检查力度。持续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和专项检查。

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研究为着力点,云南省编撰完成120万字的《云南大百科全书·生态编》,率先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和《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全面系统摸清了云南省生物物种的家底和受威胁状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深入探索中,全省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为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截至目前,云南省已划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矿山公园、沙漠(石漠)公园、水利风景区及国际履约的自然保护地等11类360处自然保护地,保护面积达8294.60万亩,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32%。各类保护地的建立,使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狭域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一批珍稀濒危物种重获新生。巧家五针松、云南金钱槭、多歧苏铁、华盖木、羚牛、滇金丝猴、西黑冠长臂猿、犀鸟、滇池金线鲃、大理弓鱼等一大批濒临灭绝的物种重新获得新生。曾经在滇池野外灭绝的滇池金线鲃,通过人工繁育成功,重新引入滇池,种群数量不断扩大,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范例。

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省生物多样性宝库更加牢固。截至目前,云南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其中,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划入红线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占红线面积的55.2%。滇东南、滇南、滇西、滇西北、无量山—哀牢山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均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了云南省“三屏两带”的生态安全格局,系统保护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宝库更加牢固。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谁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谁就拥有未来发展更多的选择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为守护好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和优质的生态环境。云南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生态修复等“8个标志性战役”,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持续抓好自然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云南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作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的贡献。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0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主要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湖泊、水库水质总体良好。全省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为优,植被覆盖度总体较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

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看,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从优良天数来看,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8%,较2019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香格里拉、丽江、昆明、楚雄优良天数达到100%。16个城市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3项环境空气污染物均达到一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方面,国控、省控断面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及以上标准,水质优良的占86.4%,较2019年提高1.9个百分点;92.1%的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类别,全省主要河流水质保持稳定。26个出境、跨界河流监测断面中25个符合Ⅱ类标准,水质优;1个符合Ⅲ类标准,水质良好。全省湖泊、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优良率为80.6%。全省46个州(市)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相对2019年提高2.1个百分点。182个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180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占98.9%,达标情况与2019年持平。

从自然生态环境状况看,总体为优。全省129个县(市、区)中52个县(市、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在全省占比40.31%,其余77个县(市、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良,占比59.69%。全省林地面积2829.4万公顷,森林面积249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5.04%,森林蓄积量20.67亿立方米,全省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持续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其他方面,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为好;从辐射环境看,全省129个县(市、区)环境电磁辐射监测点综合电场强度低于公众暴露控制限值。

与此同时,2020年以来,云南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分解落实责任、强化监督问责,依法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管控。目前,113个县级城市(城镇)建成区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550台已全面淘汰,全面完成483个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全省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装机比例为84.9%,是全国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通过努力,全省六大水系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100%;通过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基本掌握全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全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实现污染地块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全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以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天蓝、水清、山绿、生物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空气质量优良”,成为云南靓丽的“标签”。

绿色发展方兴未艾

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南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探索合理开展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着力培育生物优势产业,大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

随着云茶、云药、云花、云菌、云果等生物优势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云南省建成全国最大的核桃、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基地,花卉、咖啡、坚果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亚洲象、白眉长臂猿等成为生态旅游名片,保山百花岭村赢得了“中国社区共管第一村”“中国森林观鸟第一村”“中国自然教育第一村”等美誉。

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云南省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绿色”已成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明底色。目前,绿色能源跃居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居全国首位。以绿色能源为驱动的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壮大。以坚果产业、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为切入点,全省林草产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170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522.56亿元,年均增长达14%。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每一个人都是行动者。多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等活动,积极推进各个领域加快绿色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作为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通过示范创建,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各地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从滇池之滨到珠江源头,从怒江大峡谷到金沙江畔,从梅里雪山到元阳哈尼梯田,从茶乡普洱到神奇西双版纳……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走出别样精彩。

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保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石林彝族自治县、华宁县、洱源县、盐津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昌宁县等10个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腾冲市、红河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华坪县、大姚县等5个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实现路径。

充分利用全省积极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契机,腾冲市大力发展“大健康”“大物流”,全力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初步探索了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的腾冲模式。贡山县把退耕还林与培育生态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在退耕还林地种树、种花,树下种植草果、中药材,将草果、羊肚菌、中华蜂、贡山山药等绿色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华坪县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破解了“经济发展带来环境破坏”的悖论,华坪产业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荣获全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

践行生态优先,矢志绿色发展。放眼云岭大地,“绿色之基”在气势磅礴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固本培元。从理念到行动,化愿景为现实。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云南的全民行动观,日益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围绕“一个筑牢”“三个全面”(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明确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矢志不渝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以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力以赴护卫绿水青山,书写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绚丽新篇章。(记者 胡晓蓉 通讯员 陈克瑶 岳艳娇 普凤)

[责任编辑:linlin]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